纪道明: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

姓名:纪道明

事迹:16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照顾瘫痪妻子

img17005.JPG


人物故事:

  人物简介:纪道明,男,1964年11月,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五显镇梅山村仓房组村民。

  事迹简介:纪道明16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瘫痪妻子,独立抚养儿子成长成才,战胜重重困难大力发展黄牛白鹅散养产业,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不仅实现脱贫致富,还带动50余户村民增收。纪道明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安徽省道德模范”“安徽好人”“六安好人”等荣誉称号。

  2019年1月26日,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深入舒城县走访慰问贫困户、好人典型和困难群众时,对纪道明赞许地说:“你是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好榜样,希望再接再厉,打响品牌,团结带领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2019年2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基层行”特别报道:《脱贫致富 

老纪的“幸福年”》。2019年6月23日,全国脱贫攻坚奖候选人实地考察组组长、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国防大学正军职少将袁文先带队考察纪道明时说,“老纪不老,事迹感人,要广泛宣传这些正面典型,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鼓励他们靠勤劳的双手过上美好的生活。”

  不离不弃,用真情诠释人间大爱

  纪道明自幼家贫、生活困苦,三十岁才成家,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就靠两间跑风漏雨的屋子安身,靠二亩多薄田种些口粮和打零工勉强维生。1994年他与妻子结婚,当年儿子出生,他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养殖技术也非常好,头脑灵活,善于思考钻研,为了给老婆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纪道明拼搏的劲头更足了。

  就在生活充满着无限希望的时候,灾难降临了,2003年,妻子外出务工时被一辆大卡车撞飞,送到医院后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在妻子昏迷不醒的17个月里,纪道明一边承受着家庭巨变的严重心理打击,一边承受着身体的巨大消耗,他不论白天黑夜,每隔四个小时给妻子按摩、擦身、插鼻饲,清理大小便……有人劝他实在没什么希望,放弃算了,然而他却深情地说,“总得让孩子有个妈呀!”在他悉心呵护下,妻子奇迹般地苏醒了过来,连续熬了多日的纪道明,准备安心躺下休息一会,不料却因长期没有平卧,就在躺下的瞬间,肺气泡突然破裂,不得已他只好赶紧住院治疗。

  纪道明不仅要面对妻子倒下的现实,还得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给妻子治病,17万元的全部家当都支付了医药费,但是倔强的他没有被生活压垮,在照顾妻子之余,他靠着养殖、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每日三餐,他都按时做好饭菜端到妻子床头,为了不烫着妻子,他每次都不停地试着温度,待冷热合适的时候才送到妻子嘴边,为了让妻子更好地消化,他专门做些柔软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在外吃饭,还会带些好吃的给妻子尝尝。他担心妻子长期卧床造成肌肉萎缩,就坚持每天给妻子按摩;他怕妻子烦闷,每天都用轮椅推着妻子在山间小道上散心;他为了妻子的病情,借钱也要买药做理疗。每当有人问他苦不苦、值不值的时候,纪道明都憨笑着答道,“在一天就照顾一天,一日夫妻百日恩,决不放弃!”。

  妻子或许感受到了老纪的爱心,从最初的不省人事中渐渐恢复了过来,她会笑了,还会用只有老纪听得懂的语言来跟他交流。“邦芝啊,哪里不舒服呀?”妻子咿呀咿呀地回应,老纪就明白了,帮她挠挠后背。“这个菜不好吃啊?”妻子哇啦哇啦地回应,老纪又明白了,下次换一种做法。谁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老纪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人间自有真情在,他身上闪耀着满满的人性之光,是不离不弃的模范丈夫。

  妻子出车祸时,儿子年仅九岁,刚上小学三年级,小小年纪,母亲便遭此大难,很难想象这样的境况会给孩子留下什么样的心理创伤。纪道明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心理辅导,也不会开解安慰,但他明白自己就是孩子的全部,每当孩子失落时,他就轻轻地拍拍孩子的肩膀;每当外出劳作时,他一同带着孩子下地;每晚默默地陪着孩子做作业。纪道明没有滔滔不绝的大道理,他的教子之道朴素而真挚,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孩子健康成长并考入合肥铁道工程学院,毕业后在铁路部门工作,纪道明为儿子树立了最好的榜样,他是舐犊情深的可敬父亲。

  自强不息,用奋斗书写脱贫故事

  2014年,老纪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政策的扶持,他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2015年,老纪积极响应产业扶贫政策,主动发展养牛业,当年养牛5头。2016年,老纪的牛增加到了8头,并申报了产业扶贫补助5000元。2017年,在多方协调下,纪道明申请扶贫贷款5万元在梅山村仓房组租地3亩新建黄牛和皖西大白鹅散养基地,当年散养黄牛30头、白鹅200只、麻鸭200只。养殖规模扩大了,老纪更辛苦了,白天黑夜地围着牛和鹅转,生怕出现一丁点问题。2017年8月,纪道明作为梅山村贫困户代表与七家合作商签订了产业扶贫合作协议,就扶贫捐助、种苗提供、技术指导、销售服务达成了合作意向,进一步增强了他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

  在驻村扶贫干部的积极联络下,安徽省西商集团免费为纪道明提供铺位,并协助销售黄牛、白鹅等特色农产品,在“腊货节”期间,他的牛肉供不应求,平均每天能卖掉两头牛。梅山村注册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纪道明作为社员发起人登记备案,并被选为执行监事。他还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经营范围包括动物饲养、隔离、屠宰加工,水稻及农产品种植等。产业发展了,收入增加了,生活变好了,纪道明2017年直接增收5万元,不但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

  2018年,纪道明多次赴霍山、裕安、叶集等地学习养殖技术、开阔眼界,在外考察学习时,纪道明与军明皖西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场达成了合作协议,订购了1000只鹅苗,其中纪道明本人饲养500只,为贫困户代养500只,他还散养了30头黄牛。1000只鹅苗入驻的时候正值初春,天气还很冷,怕鹅苗冻着,他架起干柴生起火堆为鹅棚增温;怕鹅苗呛着,他垒起通风管道;怕鹅苗闷着,他一夜不合眼,不停地来回巡视,看到不对劲的小鹅赶紧托到一边。在老纪的苦干实干下,2018年净增收7万多元,生活又上了一个台阶。

  2019年,纪道明为了更好地发展,他申请注册了“纪道明”牌商标,同时又签订了1000只鹅苗的订购协议,还为贫困户代养500只,“去年养鹅不但自己增收,还带动了乡亲们,今年要继续干下去!贫困县都摘帽了,我也要更努力才行,今年由于非洲猪瘟的影响,黄牛白鹅价格看涨,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我还养了鱼苗和龙虾,下半年黄牛还能再下好几头小牛,今年收入争取往10万块上赶。”纪道明信心满满地说到。

  古道热肠,用行动助力共同富裕

  在脱贫致富的同时,纪道明从来没有忘记梅山村的父老乡亲。他始终把自己卖不完的新鲜牛杂、牛肉、牛血免费送给村里的困难群众,帮助他们改善生活;在修建牛棚的时候,他主动找到村里的贫困户,邀请他们铲土、砌墙、拔草,帮他们增加收入,他经常说,“我一家脱贫不是真的脱贫,大家都脱贫才是真脱贫。我养牛养鹅上规模了也要带带乡亲们”。贫困户查明山患有严重肾病,需要常年吃药透析,干不了重活,纪道明邀请他来养殖基地务工,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干活的时候从不催促他,查明山感激地说,“我身体不好,在老纪这干点小活也能挣个千把块钱。”

  黄牛、白鹅入住散养基地后,岗位就更多了,放牛、赶鹅、割草、打扫卫生等等,有26户贫困户在纪道明的黄牛白鹅散养基地务工,纪道明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技能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岗位。贫困户汪道仓经常在纪道明的白鹅散养基地帮忙放鹅,一天能挣80块钱,“我家属患有心脏病,自己年纪也大了,赶鹅活又不重,还能增加收入,我很快活。”说完,汪道仓开心地笑了起来,2017年,在基地务工的26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

  2018年是舒城县的“脱贫摘帽”之年,为了提高群众满意度,帮助更多的人增收,纪道明的带动力度更大了,梅山村确定了入股白鹅养殖的30户困难群众,每户入股500元购买鹅苗,由合作社委托纪道明代养,饲料、防疫、管理等成本均由合作社补贴,收益全部给农户分红,在两年的协议期内,每户每年可分红1000元。秋天正是白鹅出栏的季节,纪道明的白鹅喝的是天然湖水、吃的是野生嫩草,绿色无公害,质量有口皆碑,现如今只要在朋友圈一转发,订单纷至沓来,短短几天上千只鹅便销售一空。收到钱款后,纪道明第一时间把代养的500只白鹅的收益交到合作社,“这是乡亲们的分红,要尽快发下去。”30户困难群众每户1000元的入股分红在短短两天内全部发放到位,大家对纪道明十分感激。

  2019年的上千只白鹅又长成了,还没开卖就有很多人提前预订,“今年的白鹅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我还要带动30户困难群众增收。”说完,纪道明举起缰绳卖力地吆喝着,把鹅群往湖边的青草地赶去,让这些已经非常肥美的白鹅最后再上上膘。纪道明生在山村、长在山村,照顾好老婆孩子是他最大的责任,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是他最大的幸福。

  16年如一日照顾植物人妻子,体现了纪道明的温情与坚毅;克服重重困难,独立抚养儿子成长成才,体现了纪道明如山的父爱;自立自强撸袖实干,不等不靠发展产业,体现了纪道明脱贫致富的志向和担当。黝黑的肤色遮不住火红的内在,满身的泥浆尽显朴实的本色,山村汉子的动人故事也早已飞出了山外,他牵着哞哞叫的牛、赶着嘎嘎叫的鹅在康庄大道上越走越远!

来源:安徽文明办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